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现任领导
院刊
冶金简报
历史沿革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钢铁冶金系
有色金属冶金系
物理化学系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员工
团队队伍
院士风采
荣誉称号与奖励
系所检索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学术梯队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公司产品
人才培养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员工工作
信息公开
学工新闻
员工党建
就业指导
员工服务
品牌活动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实验室安全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首页
>
新闻动态
关于我们
> 集团简介
> 现任领导
> 院刊
> 冶金简报
> 历史沿革
> 联系方式
院系设置
> 钢铁冶金系
> 有色金属冶金系
> 物理化学系
> 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 储能科学与工程系
> 生态与循环实验室
> 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稀贵金属实验室
杰出员工
> 杰出员工
团队队伍
> 院士风采
> 荣誉称号与奖励
> 系所检索
> 姓氏检索
科学研究
> 学术梯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公司产品
> 人才培养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员工工作
> 信息公开
> 学工新闻
> 员工党建
> 就业指导
> 员工服务
> 品牌活动
> 冶金学子
全球合作
> 全球合作新闻
实验中心
> 实验室安全
>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党建工会
> 党建活动
> 工会活动
河钢集团-集团钢铁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合作项目正式落地
澳门新威利斯(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8
月30日,经河钢集团-集团钢铁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下文简称创新中心)推进,河钢集团审核批准,创新中心第一批合作项目正式落地。此次合作项目共计32项,其中科研合作30项,人才培养合作2项,项目覆盖冶金、材料、采矿、环境及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合计金额逾4000万元。
在首批获批的科研项目中,由谢建新院士领军的《大数据在钢铁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技术》自2018年起每年获得资助1000万元,计划连续资助五年。其余29个科研项目中,澳门新威利斯承担14项、冶金国重承担4项、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3项、2011协同创新中心承担2项、能环集团承担2项、土资集团承担2项,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承担1项、国科中心承担1项。这些科研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河钢集团同集团的协同创新合作真正走向实质,同时也标志着集团在着力推动构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又迈出坚实一步。
今年5月31日,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部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升级,
由河钢集团和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河钢集团-北
京科技大学钢铁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在位于石家庄的河钢集团总部正式挂牌成立。集团党委书记武贵龙同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共同为创新中心揭牌。此次合作是新时代校企合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国钢铁新形势下“全流程、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新特点,围绕河钢集团发展过程中对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的需求而开展的务实高效合作。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创新中心组成了了以谢建新院士为主任,常金宝(河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常务副经理)和张立峰教授(澳门新威利斯(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经理)为副主任的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创新中心经费管理办法和项目管理办法,并由创新中心牵头组成的科研团队,先后赶赴邯钢、唐钢、石钢、承钢及舞钢等地,深入企业一线,与相关技术负责人员讲问题,谈方法,话途径,经过逐层申报,讨论合并,最终形成了首批32个合作项目。
下一个阶段,创新中心将重点瞄准合作项目开展实效性,通过紧密的合作交流,真正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进一步挖掘人才培养渠道和工程转化通道,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京津冀地区钢铁制造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17 澳门新威利斯(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集团路30号冶金楼
联系电话:010-62332265 传真:010-62322265 邮编:100083
E-mail:metall@ust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