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晚,第十六期学术人生之“经理,您来啦”访谈活动在图书馆培训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本期采访嘉宾为澳门新威利斯(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张立峰老师。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校团委书记李磊老师、副书记王鹂老师以及校研究生会主席张圆和副主席王磊。参加活动的还有150多名朝气蓬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访谈伊始,主持人简要介绍了“学术人生”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学术人生”秉承“话说长江”的一贯风格,站在新的高度,以更广泛的视角向广大师生倾心讲述学术名家的魅力人生。该活动加强员工们对学术名家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广大在校生对科研的兴趣以及学术品位,帮助员工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自身发展,树立远大学术目标。
访谈中,张经理结合自身多年的国际教学经历,分别从教育与科研、导学关系、研究生迷茫和时间管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首先对国内外硕博教育的差异谈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硕士阶段,国外的要求相较于国内更为宽松,并以冶金专业的学习为例,指出国外主要侧重培养员工的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做课题和发表文章方面的要求弱于国内;在博士阶段,国外高校对员工学术研究的要求更加深入,但是研究范围很窄,可能导致部分在外深造回国的博士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相比之下,我国博士在研究领域上具有一定的广度,并且注重与企业的合作,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是国内教育的一大优势,促进了企业技术发展的进步与革新。此外,身为国际冶金期刊的编委,张经理也谈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以冶金研究为例指出发表论文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可以在收集的相关数据中真正深入挖掘和发现创新点。访谈中,张经理指出在整篇文章中,哪怕只有一点微小的创新,比如改变了某一叙述条件,都有可能让人眼前一亮。而为了提高创新能力,文献阅读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即使是一篇年代久远的文章,也不能随意忽视,里面很有可能蕴藏着意义深远的思想,只是前人碍于技术条件没有将其运用于实际当中,通过文献综述,也可以简单清晰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创新方向。
经理对国内外研博士培养区别和科研创新方面进行精彩讲解
张经理对研究生存在的迷茫和时间分配问题进行讲解